茶與四時人體之陰陽論
按照中國傳統(tǒng)理念,四季、四時,白晝、黑夜,都有陰陽之分。春夏陽氣盛,秋冬陰氣盛,白晝陽氣盛,黑夜陰氣盛。一天的12個時辰,與一年四季一樣,陰陽輪轉(zhuǎn),循環(huán)不止。
人,在天地間生存,需要講究陰陽平衡。陽氣盛則熱,飲食則需要攝取偏陰性之物,用以平衡體內(nèi)陰陽。陰氣盛則寒涼,又需要攝取偏陽性之物,也是為了平衡體內(nèi)的陰陽,以求達(dá)到平衡之效果。這個,也是“秋冬進(jìn)溫補(bǔ)”的道理。
茶,本性屬寒,陰性。經(jīng)過高溫炒制、發(fā)酵、焙火、陳放等等的工藝手段,逐漸可以改變茶性。茶內(nèi)含物中的陰性物質(zhì),在逐漸的氧化和轉(zhuǎn)化,茶性也趨于陰陽平衡,處于溫和性質(zhì)。不再是單純的陰性。
通常情況下,干茶及泡開后的葉底,顏色越顯得嫩綠的,陰性越強(qiáng),顏色越顯得紅褐及偏黑的,陰性越弱。
茶性寒涼の茶
再簡單一點(diǎn),大致可以把茶葉這樣的分類一下:
陰性較強(qiáng),茶性偏寒涼的茶葉有:陳放時間較短的白茶(3年以內(nèi))、綠茶(曬青、烘青)、陳放時間較短的普洱生茶(8年以內(nèi))、陳放時間較短的黑茶(8年以內(nèi),普洱熟茶除外)、鐵觀音(消青/拖補(bǔ),清香型)、抽濕單樅(清香型)等茶葉品種。
這些茶葉種類,茶湯淺黃偏綠色,香氣清揚(yáng),口感鮮嫩度較高。綠茶及清香鐵觀音,通常需要在冰箱保鮮存儲。以上的一些陳放時間,僅供參考。
茶性偏陰の茶
陰性較弱,但陰性仍強(qiáng)于陽性的茶葉有:綠茶(炒青、蒸青)、黃茶、紅茶(輕發(fā)酵)、烏龍茶(單樅、濃香鐵觀音、巖茶、臺灣高山茶,較輕焙火的)、陳放時間適中的白茶(5年左右)、陳放時間適中的普洱生茶(10年左右)、陳放時間適中的黑茶(10年左右,普洱熟茶除外)、發(fā)酵較輕的普洱熟茶等。
這些茶葉的特征,有以下幾點(diǎn):干茶顏色偏深,偏向于棕黃色,烏龍茶等焙火茶葉,通常會出現(xiàn)暗青灰色泛紅色的感覺,而紅茶則偏向于金黃色。這些茶葉沖泡出來的茶湯,整體偏向于金黃色至橙黃色。香氣比較濃郁一些,口感鮮爽度偏低,略顯濃厚,茶湯的甜度偏大。
茶性溫和の茶
某些工藝程度較深的茶,陰性屬性最為薄弱,茶性溫和,趨向于陰陽平衡。這樣的茶葉大致有:紅茶(深發(fā)酵)、烏龍茶(單樅、炭焙鐵觀音、巖茶、臺灣烏龍等,深發(fā)酵,重焙火的)、陳放時間較長的白茶(8年以上)、陳放時間較長的普洱生茶(20年以上)、陳放時間較長的黑茶(20年以上,普洱熟茶除外)、發(fā)酵較深的普洱熟茶等。
這些茶葉的特征,通常干茶顏色很深,偏向于紅褐色及黑色。這些茶葉沖泡出來的茶湯,整體偏向于紅色至褐色。香氣比較低沉,口感醇厚,茶湯的甜度大。
飲茶的時辰
以上對茶葉的陰陽屬性做了些描述。那么一年四季與一日12時辰呢?
按照陰歷(農(nóng)歷)節(jié)氣,春分之后,晝長夜短,太陽過赤道而向北移,陽氣逐漸加大;秋分之后,太陽過赤道而向南移。太陽,乃是陽氣之源。中國處于赤道以北,所以春分之后,陽氣漸長,至三伏為極至。秋分之后,陽氣日衰,陰氣漸長,至三九為極至。
一日之內(nèi),隨地球自轉(zhuǎn),午時太陽直射,陽氣最盛,子時月光直射,月乃陰氣之源,子時的陰氣最盛。
人體也分陰陽。大致而言,平時陰柔畏寒之人,體質(zhì)偏寒,屬陰性。平時陽剛暴躁之人,體質(zhì)偏熱,屬陽性。
在大致了解了人體、四時、茶性的陰陽屬性之后。何人何時飲喝茶為宜,自然得解。
舉例如下:體態(tài)平和之人,陰陽較為平衡,在夏天的午時,也就是上午11點(diǎn)到下午1點(diǎn)的時候,此時季節(jié)也是陽性,時辰也是陽性,是陽氣最盛的時間,如果要喝茶保健,達(dá)到較好的養(yǎng)身保健之功效,那么就適合選飲陰性較強(qiáng)的茶葉。如:較新的白茶、綠茶、清香鐵觀音、較新的普洱生茶等等。
如果在春秋較熱的季節(jié),巳時(上午9點(diǎn)到11點(diǎn))或申時(下午15點(diǎn)到17點(diǎn)),此時,氣候時辰屬于偏陽性,而陽性較弱時分,身體陰陽較為平和的人,就可以選用陰性較弱的茶葉,如:炒青綠茶、烏龍茶、干茶顏色偏金黃色的紅茶、陳放了一些時間的白茶、生普和黑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