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建水紫陶行業(yè)發(fā)展迅速,隨之而來紫陶知名度也逐步提升。尤其是建水紫陶茶壺,因泥料天然安全,一無二的刻填工藝裝飾風格備受廣大茶友的追捧,而提到茶壺,不得不提及宜興紫砂壺,因此很多茶友在挑選建水紫陶壺時,喜歡用建水紫陶壺跟宜興紫砂壺作比較,并以紫砂壺的評判標準來衡量一把紫陶壺的好壞。該不該用紫砂壺的標準來衡量紫陶壺的好壞呢?
“紫陶怎么沒有自己的壺形?”“紫陶都是跟隨紫砂的腳步的吧?”“你這個壺沒有紫砂的輕巧???”等等,經(jīng)常有類似的問題,怎么說呢?紫陶與紫砂本身兩者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無論是從泥料還是工藝、歷史、文化等等,這樣的比較以及衡量標準并不適宜,紫陶在器型韻上確實還做得不夠,所以我們這些紫陶手藝人也在不懈努力的去做,這有個過程。
建水紫陶跟宜興紫砂同為四大名陶正是因為他們各自有各自的特點,兩者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
宜興紫砂壺側(cè)重形制,建水紫陶壺側(cè)重裝飾。必須區(qū)分開來,盲目的用紫砂壺的指標去標定紫陶或者說用紫陶壺的指標去標定紫砂壺是不切實際的。無論紫砂也好紫陶也罷,我們應該著眼于他們各自特點,欣賞不同的美,而不是拘泥于某些小節(jié),當然紫陶壺是新起之秀,也是“晚輩”有許多方面需要和紫砂學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以下幾點是經(jīng)常遇到的幾種情況,在介紹的同時也會隨帶說明紫陶與紫砂兩者是什么原因?qū)е铝藘烧卟幌嗤?/span>
“三點一線”
剛?cè)胱咸臻T的壺友會過分追求器型的規(guī)整,必須三點一線,三山齊平很多陶友在挑選紫砂壺時都講究壺身必須是最規(guī)整的圓,甚至會用圓規(guī)比劃測試。另外要求壺嘴、壺鈕、壺把,必須在同一條直線上稱為三點一線,當?shù)沽⑦^來時,壺蓋口,壺嘴口、壺把要在同一水平面上,把這稱之為三山齊平,其實這些標準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體現(xiàn)出一把壺做工的精良程度,但過分追求的話就有本末倒置之意,且紫砂機制壺還更容易達到。再把這些標準放到紫陶上來,就稍顯"過分"。
原因之一是建水紫陶泥料與宜興紫砂泥料本質(zhì)上天差地別,紫陶泥料屬黏土(200-300目),而紫砂泥料屬石質(zhì)砂料類型(60-80目之一),紫陶泥料越拍越松散,越容易軟。在可塑性上紫陶泥料由于過于細膩因此不及紫砂強。紫砂可以拍片、轉(zhuǎn)身桶、靠模成型,紫陶目前均是手拉坯成型。
注:泥料目數(shù)越大,說明泥料越細,目是指過濾的網(wǎng)孔。
原因之二紫陶泥料燒制時的收縮比(百分之18左右)要略大于紫砂(紫砂收縮比整體比紫陶小,不同礦泥不一樣,比如紫泥在百分之10左右)。泥收縮比越大,壺越難成型,收縮比大的泥料所制作的壺,燒制中容易鼓泡,變形,坍塌,故而柴燒的時候燒窯的技術(shù)就比較考驗。
很多時候紫陶藝人制作一把壺時都會用直尺進行測量比對,準確無誤的將壺把、壺鈕、壺嘴成一條直線粘接起來??傻鹊饺敫G燒制過后,由于各處坯體厚薄難以做到完全相同,燒制時收縮比過大,造成三點并未能很規(guī)整的在一條直線上,會有輕微的歪斜,但只要歪斜的不是特別明顯,肉眼無法直接辨別,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在燒制柴窯時,燒制時,火焰大,溫度高,泥料在收縮時,煙囪的抽力很容易把壺嘴壺把或者壺鈕等地方隨著抽力的方向而導致變形、扭曲、坍塌等)
“氣密性”
壺友測氣密性方法一:拿起紫陶壺按住蓋子就開始對著壺嘴吹,不知道這種方法怎么流行起來的,但其實真要測氣密性完全不需要這樣,試水的同時,按住出氣口,不再出水其實就可以了,而且簡單衛(wèi)生,不然大家都用嘴測試,那多不衛(wèi)生。
壺友測試氣密性方法二:挑壺時喜歡把壺蓋蓋上,使勁的左右搖晃,若是壺蓋蓋的不夠嚴實,就會認為此壺不好。也正是這點,許多商家就開始賣“轉(zhuǎn)轉(zhuǎn)壺”,我家的壺可以提著轉(zhuǎn)圈圈,這就是所謂的氣密性好,可是有什么必要嗎?用過這類壺的就知道,用起來十分麻煩,壺蓋若是嚴絲合縫,泡茶時沾上水,再加上熱脹冷縮,半天才能打開,用著不順暢不說,萬一你覺得沒問題還能轉(zhuǎn)時,壺突然掉下來,豈不是損失。
若要做到轉(zhuǎn)轉(zhuǎn)壺其實非常簡單,紫陶因收縮問題壺蓋都會做大一點,燒好之后再進行???,只需要打磨時少打磨一下就可以做到沾水就可以提著轉(zhuǎn),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也很容易做到,所以這也是告訴廣大壺友,理性思考,不要被忽悠,其實壺蓋和壺口間是需要保留適宜的空間的,這樣使用起來才能稱手如意。只要能出水流暢,斷水利落,封水不外漏這就是一把合格的紫陶壺。買壺并不是耍雜技!
無論是紫陶壺還是紫砂壺,都有各自的特性和優(yōu)劣,喜歡哪一類陶就去發(fā)現(xiàn)它身上的閃光點,人無完人,更何況是陶呢?還有很多紫砂“忠粉”特別喜歡拿紫砂來和紫陶比,說紫陶都是蹭紫砂熱度之類的話,其實,真是沒有必要,紫砂壺是榜樣,但也是前車之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