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足可以讓一個韶華年茂的少年成長為一個眉宇滄桑的大叔。
2017年李志順47歲,他是一名有著11年經(jīng)驗的尋茶人。這個職業(yè)對多數(shù)人而言,是極度陌生的,有許多熱愛茶葉的人,會去往各個產(chǎn)茶區(qū)尋茶,但對于李志順,這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尋茶人——李志順
李志順是云南勐昌茶業(yè)有限公司的副總經(jīng)理,他每天忙碌于尋找古茶原料,11年翻越了78座茶山,非真正古樹茶不選。除了在深山雨林中勘察,他也經(jīng)常與村寨里的茶農(nóng)交流合作,預定茶樹。陸續(xù)在布朗山老班章和老曼峨、勐宋山那卡、南糯山半坡老寨,易武的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刮風寨、丁家寨、張家灣寨等名山名寨建立起公司自己的古茶原料合作基地,因為普洱茶是講究血統(tǒng)的茶,所以李志順所挑選的原料都是在核心純正的山頭。
2017年7月1日,“說茶”攝制組來到了云南,認識了這位尋茶人,也認識到了這份神秘的職業(yè)。
尋茶▍3960天,泥濘和崎嶇,就像是家常便飯
云南的雨季從每年的五月下旬開始,一直持續(xù)到九月下旬,腳下的土地是數(shù)十萬年的原始森林,被雨水和過的泥土,毫不留情地爬上你的鞋子和褲管。但雨季的云南也是最舒服的,空氣更加清閑濕潤,最高氣溫也只有27、28度,對于近來在40℃高溫煎熬下的廣大群眾,簡直讓人眼饞。
對于攝制組而言,“和泥”不是問題,取景、布景、保護設備才是最大的考驗。要知道,編導的傘從來都不是用來遮自己的,下雨了就遮攝像機;太陽太大,就遮監(jiān)視器,以便于觀察畫面內容。山里的道路并不平坦,也有的,根本就沒有道,雖然常年在茶山進行拍攝任務,但穿梭原始茶山,確實是別有一番“愁”滋味。
這樣在山里、村寨里奔忙的狀態(tài),就是李志順的日常。品質上乘的老茶樹都藏在深山老林里,所以,尋到一棵優(yōu)質的普洱茶樹,確實是要披荊斬棘!爬上兩三個小時,只為看看那一棵茶樹是否能作為公司的產(chǎn)品原料備選。
“從2003年來到這里,一年365天有360天都在跟著村民爬茶山,哪個村寨有什么茶適合公司,我都知道。”雖然常年在云南,但李志順依然鄉(xiāng)音未改,一口的閩南音,讓同樣來自福建的我們尤為親切。
春天,是所有茶類品質最佳的時期。所以在春茶季,李志順的工作便更重了,每天早上6點就要出發(fā)上山,到村寨里看茶樣。
為公司挑選合適的茶樹,對原料的環(huán)境、品質進行考究,11年的經(jīng)驗,李志順早已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在外行看來,根本無法分清兩棵大小相近的茶樹有什么區(qū)別,傳播茶文化,我們在行,分辨茶樹,就請恕無能了呀!拍攝時,會遇到因為客觀因素需要在不同場景進行補拍鏡頭的情況,出于職業(yè)本能,李志順對這一點十分苛求??梢耘e這么一個例子,在老曼峨的拍攝過程中因為下雨的關系,一個行走茶樹間的鏡頭無法完成,從當?shù)厝丝谥械孟ぃ@雨,不容易停。攝制組便前往下一個拍攝地,期間兩個小時的車程,云南深山的茶樹環(huán)境,于我們而言,并無差別,更何況是一組腳步特寫,但李志順對這件事卻較真得很,“不行!這兩個地方的茶樹根本就不一樣,這茶葉不夠嫩,不夠優(yōu)質!”大概,這就是尋茶人的職業(yè)訴求,這份苛求,才能讓茶友們喝到更好的茶。
尋茶 ▍要采茶!先修路!修路需謹慎!
在云南茶山里,大多數(shù)茶農(nóng)的普通話都不利索,對于拍攝過程中的溝通來說,的確費了些勁,卻又覺得樸實可愛,若是少了這樣的語言差異,那也就少了當?shù)仫L情的別樣感受了。
讓我們最有這種體會的是一個叫起二的找茶人,他是一位愛伲族人。李志順定期就會到起二那兒看茶樣,對茶樣不滿意的話,兩人就一同去挑選合適的茶樹。跟起二大叔聊天,會發(fā)現(xiàn)他是一個字一個字地往外蹦,他的樸實和真誠,讓人耐得下性子聽他說話。
△找茶人——起二
△李志順與起二一同去看茶樹
村寨里的茶農(nóng)都像起二一般,對世代傳承的茶有著獨特的情感,對采茶也有著自己的堅持。就在我們前往拍攝的前幾天,就有村民為了方便采茶,冒險在森林里修路,被派出所關押了10天!最后是村寨里出面,把他保出來了。
雖然茶農(nóng)們對茶葉的情深意切令人敬佩,但小編還是要苦口婆心,告誡大家,違法亂紀的事情,大家還是不要去嘗試為好!
修路需謹慎哪!
李志順對茶樹的執(zhí)著,茶農(nóng)對采茶的執(zhí)著,勐昌號對產(chǎn)品的執(zhí)著,“說茶”對鏡頭的執(zhí)著,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為了給大眾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文章轉自說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