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盛產茶葉,種茶、制茶、泡茶、品茶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武夷茶文化可謂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武夷山,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市的境內,方圓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50米。碧水丹山的武夷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自古就以其獨特的丹霞地貌而位尊八閩、秀甲江南,更因為盛產茶葉而聞名于世。據(jù)統(tǒng)計,這里有名有姓的茶葉就有三百多種,素有“茶葉王國”的美譽。
武夷茶最早被人傳頌,見于蘇軾的《葉嘉傳》,文中有漢武帝賞用武夷茶的傳說,距今已兩千多年。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唐朝《全唐詩》,載有唐乾寧進士徐夤《謝尚書惠蠟面茶》,詩中寫道:“武夷春暖月初圓,采摘新芽獻地仙。”
武夷山發(fā)現(xiàn)第一棵茶樹的地方,被稱為茶洞。相傳,這個云蒸霞蔚的洞天福地,是彭祖曾經居住的地方。而彭祖之所以長生不老,正是因為喝了武夷山的茶。這個傳說,不僅讓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留下了“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的詩句,也讓武夷山人對茶的理解多了另一層含義。
武夷山大紅袍之所以會被國家博物館鄭重地收藏,不僅是因為母樹大紅袍不再采摘,更是因為以它為代表的烏龍茶,在中國乃至世界茶葉史上都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直到唐代,武夷茶開始大量種植。一個叫孫樵的唐朝進士在給友人的信札里,曾經用擬人化的手法將武夷茶稱為“晚甘侯”。
“侯”在古時候是一種尊稱,“晚甘”是指喝完以后回味上來的甘香馥郁,而不是當下的感覺。意思是說送你的十五個茶餅很好,不是入口就能夠喝到的,而是要去慢慢品味,回味甘香馥郁。
從此,“晚甘侯”就成為武夷茶的代名詞,而這一稱呼,不僅與周敦頤把蓮花稱為“花之君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也是目前關于武夷茶最早的文字記載。
黃勇(福建武夷山茶葉專家):“武夷山產茶歷史很悠久,整個武夷茶加工制作過程的演變也是中國茶葉加工制作方法演變的縮影。唐宋時期做蒸青團餅,明朝中后期做炒青綠茶,明末清初做烏龍茶?!?/p>
武夷山,由三十六峰、九十九巖,以及九曲溪所組成,以石為神髓,以水為靈韻。群峰連綿、秀拔奇?zhèn)?,處處印證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獨具匠心?;蛟S是因為生活在靈山秀石之間的武夷山人,對巖與石的感情格外深厚,于是,他們把這種茶稱為“武夷巖茶”。
劉國英(茶葉專家):“武夷巖茶四大名叢,有大紅袍,有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四大名叢是最出名的,除了這些名叢之外,我們還有幾個當家的品種,比如水仙、肉桂,這都是武夷山的當家品種?!?/p>
第一次接觸武夷巖茶的人,往往會覺得它的外表黑黑粗粗,太過樸實,的確,武夷巖茶并不是以外表的精致取勝,而是勝在內質的豐厚。所以當?shù)厝苏f,這種茶是乞丐的外表、皇帝的身價、菩薩的心腸。
因為巖茶是半發(fā)酵茶,所以像紅茶般溫和,不會刺激人的腸胃,同時它又保留了綠茶的清香。香久益清、味久益純。更重要的是,它還具有巖骨花香的巖韻,這就是武夷巖茶最重要的品質特征。